庄子·杂篇·寓言

庄子·杂篇·寓言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 也。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已言也。是为耆艾,年先矣,而无经纬本末以期年耆者 ,是非先也。人而无以先人,无人道也。人而无人道,是之谓陈人。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穷年。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 ,言与齐不齐也。故曰:“言无言。”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 身不言,未尝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 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 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 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以不同 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庄子谓惠子曰:“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 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惠子曰:“孔子勤志服知也。” 庄子曰:“孔子谢之矣,而其未之尝言也。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 复灵以生。鸣而当律,言而当法。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 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已乎,已乎!吾 且不得及彼乎!”

  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锺 而不洎,吾心悲。”弟子问于仲尼曰:“若参者,可谓无所县其罪乎 ?”曰:“既已县矣!夫无所县者,可以有哀乎?彼视三釜、三千锺 ,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

  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 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 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生有为,死也。劝公以其私,死也有 自也,而生阳也,无自也。而果然乎?恶乎其所适,恶乎其所不适? 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吾恶乎求之?莫知其所终,若之何其无命也? 莫知其所始,若之何其有命也?有以相应也,若之何其无鬼邪?无以 相应也,若之何其有鬼邪?”

  众罔两问于景曰:“若向也俯而今也仰,向也括撮而今也被发;向 也坐而今也起;向也行而今也止:何也?”景曰:“搜搜也,奚稍问 也!予有而不知其所以。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 ,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况乎以无有待者 乎!彼来则我与之来,彼往则我与之往,彼强阳则我与之强阳。强阳 者,又何以有问乎!”

  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老子中 道仰天而叹曰:“始以汝为可教,今不可也。”阳子居不答。至舍, 进盥漱巾栉,脱屦户外,膝行而前,曰:“向者弟子欲请夫子,夫子 行不闲,是以不敢;今闲矣,请问其故。”老子曰:“而睢睢盱盱, 而谁与居!大白若辱,盛德若不足。”阳子居蹴然变容曰:“敬闻命 矣!”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栉,舍者避席,炀者 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

庄子·杂篇·外物

庄子·杂篇·外物

  外(跟内相对)物不可必(不可强求确定性‌),故龙逄诛(夏桀忠臣被斩),比干戮(商纣忠臣剖心),箕子狂(商纣叔父佯狂),恶来死(恶来是商纣王的宠臣,最终因纣王灭亡而死),桀、纣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伍子胥因忠谏被吴王赐死投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苌弘冤死蜀地,精诚感天,血化为碧玉‌)。人亲莫不欲其子之孝,而孝未必爱,故孝己忧(孝己是商朝的一位孝子,因父母偏爱弟弟而忧心忡忡)而曾参悲(曾参因误伤瓜苗遭父严惩)。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于是乎有雷有霆(雷电交加),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忧(极度的忧虑)两陷(会陷入矛盾之中)而无所逃。螴蜳(chén dūn)不得成,心若县于天地之间,慰暋沈屯(wèi mín shěn tún),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众人焚和,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僓(tuǐ)然而道尽。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 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 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 ,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 :‘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 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 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陷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 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 ,自制河以东,苍梧已北,莫不厌若鱼者。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 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 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 于世亦远矣!

  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 ”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 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

  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修上而趋 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 丘也,召而来。”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子 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老莱子曰: “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 欢为,骜终身之丑,中民之行易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以隐。与其 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闭其所誉。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 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功。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

  宋元君夜半而梦人被发窥阿门,曰:“予自宰路之渊,予为清江使 河伯之所,渔者余且得予。”元君觉,使人占之,曰:“此神龟也。 ”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 。”明日,余且朝。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 箕圆五尺。”君曰:“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 心疑,卜之。曰:“杀龟以卜吉。”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生筴。 仲尼曰:“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 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囗,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 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网而畏鹈鹕。去小知而大 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硕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

  惠子谓庄子曰:“子言无用。”庄子曰:“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夫地非不广且大也,人之所用容足耳,然则厕足而垫之致黄泉,人 尚有用乎?”惠子曰:“无用。”庄子曰:“然则无用之为用也亦明 矣。”

  庄子曰:“人有能游,且得不游乎!人而不能游,且得游乎!夫流 遁之志,决绝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覆坠而不反,火驰而 不顾。虽相与为君臣,时也。易世而无以相贱。故曰:至人不留行焉 。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 波!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彼教不学,承意不彼。 目彻为明,耳彻为聪,鼻彻为颤,口彻为甘,心彻为知,知彻为德。 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哽而不止则跈,跈则众害生。物之有知者恃息。 其不殷,非天之罪。天之穿之,日夜无降,人则顾塞其窦。胞有重阆, 心有天游。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大林丘 山之善于人也,亦神者不胜。德溢乎名,名溢乎暴,谋稽乎誸,知出 乎争,柴生乎守,官事果乎众宜。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鎒于是乎 始修,草木之倒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静默可以补病,眦媙可以休老, 宁可以止遽。虽然,若是劳者之务 也,非佚者之所未尝过而问焉;圣人之所以骇天下,神人未尝过而问 焉;贤人所以骇世,圣人未尝过而问焉;君子所以骇国,贤人未尝过 而问焉;小人所以合时,君子未尝过而问焉。

  演门有亲死者,以善毁爵为官师,其党人毁而死者半。尧与许由天 下,许由逃之;汤与务光,务光怒之;纪他闻之,帅弟子而蹲于窾水, 诸侯吊之。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庄子·杂篇·则阳

庄子·杂篇·则阳

  则阳游于楚,夷节言之于王,王未之见。夷节归。彭阳见王果曰: “夫子何不谭我于王?”王果曰:“我不若公阅休。”彭阳曰:“公 阅休奚为者邪?”曰:“冬则戳鳖于江,夏则休乎山樊。有过而问者 ,曰:‘此予宅也。’夫夷节已不能,而况我乎!吾又不若夷节。夫 夷节之为人也,无德而有知,不自许,以之神其交,固颠冥乎富贵之 地。非相助以德,相助消也。夫冻者假衣于春,暍者反冬乎冷风。夫 楚王之为人也,形尊而严。其于罪也 ,无赦如虎。非夫佞人正德,其孰能桡焉。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 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其于物也,与之为娱矣;其于 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与人并立而使人化 ,父子之宜。彼其乎归居,而一闲其所施。其于人心者,若是其远也 。故曰‘待公阅休’。”

  圣人达绸缪,周尽一体矣,而不知其然,性也。复命摇作而以天为 师,人则从而命之也。忧乎知,而所行恒无几时,其有止也,若之何 !生而美者,人与之鉴,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 ,若闻之,若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已,人之好之亦无已,性也。圣 人之爱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其爱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 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无已,人之安之亦无已,性也。旧国 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 闻闻者也,以十仞之台县众间者也。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与物无 终无始,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阖尝舍之!夫师天而 不得师天,与物皆殉。其以为事也,若之何!夫圣人未始有天,未始 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世偕行而不替,所行之备而不洫,其 合之也,若之何!

  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为之傅之。从师而不囿,得其随成。为之司 其名之名嬴法得其两见。仲尼之尽虑,为之傅之。容成氏曰:“除日 无岁,无内无外。”

  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剌之。犀首公孙衍 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 ,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 。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 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 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 听也。”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 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然则 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惠之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 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 ,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 ,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 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 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 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 :“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客出,惠子见。君曰:“客, 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 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 一吷也。”

  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子路曰:“是 稯稯何为者邪?”仲尼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 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 与之俱。是陆沉者也,是其市南宜僚邪?”子路请往召之。孔子曰: “已矣!彼知丘之著于己也,知丘之适楚也,以丘为必使楚王之召己 也。彼且以丘为佞人也。夫若然者,其于佞人也,羞闻其言,而况亲 见其身乎!而何以为存!”子路往视之,其室虚矣。

  长梧封人问子牢曰:“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昔予为禾 ,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 予。予来年变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蘩以滋,予终年厌飧。”庄 子闻之曰:“今人之治其形,理其心,多有似封人之所谓:遁其天, 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 萑苇蒹葭始萌,以扶吾形,寻擢吾性。并溃漏发,不择所出,漂疽疥 癕,内热溲膏是也。”

  柏矩学于老聃,曰:“请之天下游。”老聃曰:“已矣!天下犹是 也。”又请之,老聃曰:“汝将何始?”曰:“始于齐。”至齐,见 辜人焉,推而强之,解朝服而幕之,号天而哭之,曰:“子乎!子乎 !天下有大灾,子独先离之。曰‘莫为盗,莫为杀人’。荣辱立然后 睹所病,货财聚然后睹所争。今立人之所病,聚人之所争,穷困人之 身,使无休时。欲无至此得乎?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以失为在 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今则 不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涂 而诛不至。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夫力 不足则伪,知不足则欺,财不足则盗。盗窃之行,于谁责而可乎?”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之以非也。未 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非也。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 见其门。人皆尊其知之所知,而莫知恃其知之所不知而后知,可不谓 大疑乎!已乎!已乎!且无所逃。此所谓然与然乎!

  仲尼问于大史大弢、伯常骞、狶韦曰:“夫卫灵公饮酒湛乐,不 听国家之政;田猎毕弋,不应诸侯之际:其所以为灵公者何邪?”大 弢曰:“是因是也。”伯常骞曰:“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 浴。史鳅奉御而进所,搏币而扶翼。其慢若彼之甚也,见贤人若此其 肃也,是其所以为灵公也。”狶韦曰:“夫灵公也,死,卜葬于故墓, 不吉;卜葬于沙丘而吉。掘之数仞,得石槨焉,洗而视之,有铭焉, 曰:‘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夫灵公之为灵也久矣!之二人何 足以识之。”

  少知问于大公调曰:“何谓丘里之言?”大公调曰:“丘里者,合 十姓百名而为风俗也,合异以为同,散同以为异。今指马之百体而不 得马,而马系于前者,立其百体而谓之马也。是故丘山积卑而为高, 江河合水而为大,大人合并而为公。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执;由 中出者,有正而不距。四时殊气,天不赐,故岁成;五官殊职,君不 私,故国治;文武殊材,大人不赐,故德备;万物殊理,道不私,故 无名。无名故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时有终始,世有变化,祸福淳淳 ,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自殉殊面;有所正者有所差,比于大泽,百 材皆度;观于大山,木石同坛。此之谓丘里之言。”少知曰:“然则 谓之道足乎?”大公调曰:“不然,今计物之数,不止于万,而期曰 万物者,以数之多者号而读之也。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 ,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因其大以号而读之则可也,已有之矣, 乃将得比哉!则若以斯辩,譬犹狗马,其不及远矣。”少知曰:“四 方之内,六合之里,万物之所生恶起?”大公调曰:“阴阳相照相盖 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于是桥起。雌雄片合,于是庸 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 之可志也。随序之相理,桥运之相使,穷则反,终则始,此物之所有 。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睹道之人,不随其所废,不原其 所起,此议之所止。”少知曰:“季真之莫为,接子之或使。二家之 议,孰正于其情,孰偏于其理?”大公调曰:“鸡鸣狗吠,是人之所 知。虽有大知,不能以言读其所自化,又不能以意其所将为。斯而析 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或之使,莫之为,未免于物而终以 为过。或使则实,莫为则虚。有名有实,是物之居;无名无实,在物 之虚。可言可意,言而愈疏。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阻。死生非远也 ,理不可睹。或之使,莫之为,疑之所假。吾观之本,其往无穷;吾 求之末,其来无止。无穷无止,言之无也,与物同理。或使莫为,言 之本也。与物终始。道不可有,有不可无。道之为名,所假而行。或 使莫为,在物一曲,夫胡为于大方!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 不足,则终日言而尽物。道,物之极,言默不足以载。非言非默,议 有所极。”

庄子·杂篇·徐无鬼

庄子·杂篇·徐无鬼

  徐无鬼因女商见魏武侯,武侯劳之曰:“先生病矣,苦于山林之劳,故乃肯见于寡人。”徐无鬼曰:“我则劳于君,君有何劳于我!君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君将黜耆欲,牵好恶,则耳目病矣。我将劳君,君有何劳于我!”武侯超然不对。少焉,徐无鬼曰:“尝语君吾相狗也:下之质,执饱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质,若视日;上之质,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马也。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天下马有成材,若卹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者,超轶绝尘,不知其所。”武侯大悦而笑。徐无鬼出,女商曰:“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吾所以说吾君者,横说之则以《诗》、《书》、《礼》、《乐》,从说则以《金板》、《六韬》,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今先生何以说吾君?使吾君说若此乎?”徐无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去国旬月,见所尝见于国中者喜;及期年也,见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径,良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

  徐无鬼见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林,食芧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今老邪?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其寡人亦有社稷之福邪?”徐无鬼曰:“无鬼生于贫贱,未尝敢饮食君之酒肉,将来劳君也。”君曰:“何哉!奚劳寡人?”曰:“劳君之神与形。”武侯曰:“何谓邪?”徐无鬼曰:“天地之养也一,登高不可以为长,居下不可以为短。君独为万乘之主,以苦一国之民,以养耳目鼻口,夫神者不自许也。夫神者,好和而恶奸。夫奸,病也,故劳之。唯君所病之何也?”武侯曰:“欲见先生久矣!吾欲爱民而为义偃兵,其可乎?”徐无鬼曰:“不可。爱民,害民之始也;为义偃兵,造兵之本也。君自此为之,则殆不成。凡成美,恶器也。君虽为仁义,几且伪哉!形固造形,成固有伐,变固外战。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无徒骥于锱坛之宫,无藏逆于得,无以巧胜人,无以谋胜人,无以战胜人。夫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与吾神者,其战不知孰善?胜之恶乎在?君若勿已矣!修胸中之诚以应天地之情而勿撄。夫民死已脱矣,君将恶乎用夫偃兵哉!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寓骖乘,张若、谐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皆囿于物者也。招世之士兴朝;中民之士荣官;筋力之士矜難;勇敢之士奋患;兵革之士乐战;枯槁之士宿名;法律之士广治;禮教之士敬容;仁义之士贵际。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此皆顺比于岁,不物于易者也。驰其形性,潜之万物,终身不反,悲夫!

  庄子曰:“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天下皆尧也,可乎?”惠子曰:“可。”庄子曰:“然则儒墨杨秉四,与夫子为五,果孰是邪?或者若鲁遽者邪?其弟子曰:‘我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鲁遽曰:‘是直以阳召阳,以阴召阴,非吾所谓道也。吾示子乎吾道。’于是乎为之调瑟,废一于堂,废一于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且若是者邪!”惠子曰∶“今乎儒墨杨秉,且方与我以辩,相拂以辞,相镇以声,而未始吾非也,则奚若矣?”庄子曰:“齐人蹢子于宋者,其命阍也不以完;其求钘钟也以束缚;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遗类矣!夫楚人寄而蹢阍者;夜半于无人之时而与舟人斗,未始离于岑而足以造于怨也。”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管仲有病,桓公问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讳云,至于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管仲曰:“公谁欲与?”公曰:“鲍叔牙。”曰:“不可。其为人洁廉,善士也;其于不己若者不比之;又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使之治国,上且钩乎君,下且逆乎民。其得罪于君也将弗久矣!”公曰:“然则孰可?”对曰:“勿已则隰朋可。其为人也,上忘而下畔,愧不若黄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人谓之圣;以财分人谓之贤。以贤临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贤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其于国有不闻也,其于家有不见也。勿已则隰朋可。”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逃于深蓁。有一狙焉,委蛇攫囗(“搔”字以“爪”代“虫”音zao3),见巧乎王。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之,狙执死。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锄其色,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南伯子綦隐几而坐,仰天而嘘。颜成子入见曰:“夫子,物之尤也。形固可使若槁骸,心固可使若死灰乎?”曰:“吾尝居山穴之中矣。当是时也,田禾一睹我而齐国之众三贺之。我必先之,彼故知之;我必卖之,彼故鬻之。若我而不有之,彼恶得而知之?若我而不卖之,彼恶得而鬻之?嗟乎!我悲人之自丧者;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

  仲尼之楚,楚王觞之。孙叔敖执爵而立。市南宜僚受酒而祭,曰:“古之人乎!于此言已。”曰:“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丘愿有喙三尺。”彼之谓不道之道,此之谓不言之辩。故德总乎道之所一,而言休乎知之所不知,至矣。道之所一者,德不能同也。知之所不能知者,辩不能举也。名若儒墨而凶矣。故海不辞东流,大之至也。圣人并包天地,泽及天下,而不知其谁氏。是故生无爵,死无谥,实不聚,名不立,此之谓大人。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而况为大乎!夫为大不足以为大,而况为德乎!夫大备矣,莫若天地。然奚求焉,而大备矣!知大备者,无求,无失,无弃,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诚!

  子綦有八子,陈诸前,召九方歅曰:“为我相吾子,孰为祥。”九方歅曰:“梱也为祥。”子綦瞿然喜曰:“奚若?”曰:“梱也,将与国君同食以终其身。”子綦索然出涕曰:“吾子何为以至于是极也?”九方歅曰:“夫与国君同食,泽及三族,而况父母乎!今夫子闻之而泣,是御福也。子则祥矣,父则不祥。”子綦曰:“歅,汝何足以识之。而梱祥邪?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吾未尝为牧而牂生于奥,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若勿怪,何邪?吾所与吾子游者,游于天地,吾与之邀乐于天,吾与之邀食于地。吾不与之为事,不与之为谋,不与之为怪。吾与之乘天地之诚而不以物与之相撄,吾与之一委蛇而不与之为事所宜。今也然有世俗之偿焉?凡有怪征者必有怪行。殆乎!非我与吾子之罪,几天与之也!吾是以泣也。”无几何而使梱之于燕,盗得之于道,全而鬻之则难,不若刖之则易。于是乎刖而鬻之于齐,适当渠公之街,然身食肉而终。

  啮缺遇许由曰:“子将奚之?”曰:“将逃尧。”曰:“奚谓邪?”曰:“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夫民不难聚也,爱之则亲,利之则至,誉之则劝,致其所恶则散。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是以一人之断制利天下,譬之犹一覕也。夫尧知贤人之利天下也,而不知其贼天下也。夫唯外乎贤者知之矣。”

  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卷娄者。所谓暖姝者,学一先生之言,则暖暖姝姝而私自说也,自以为足矣,而未知未始有物也。是以谓暖姝者也。濡需者,豕虱是也,择疏鬣长毛,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蹄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此以域进,此以域退,此其所谓濡需者也。卷娄者,舜也。羊肉不慕蚁,蚁慕羊肉,羊肉羶也。舜有羶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十有万家。尧闻舜之贤,举之童土之地,曰:“冀得其来之泽。”舜举乎童土之地,年齿长矣,聪明衰矣,而不得休归,所谓卷娄者也。是以神人恶众至,众至则不比,不比则不利也。故无所甚亲,无所甚疏,抱德炀和,以顺天下,此谓真人。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若然者,其平也绳,其变也循。古之真人!以天待之,不以人入天,古之真人!

  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雍也,豕零也,是时为帝者也,何可胜言!

  句践也以甲楯三千栖于会稽,唯种也能知亡之所以存,唯种也不知其身之所以愁。故曰:鸱目有所适,鹤胫有所节,解之也悲。故曰:风之过,河也有损焉;日之过,河也有损焉;请只风与日相与守河,而河以为未始其撄也,恃源而往者也。故水之守土也审,影之守人也审,物之守物也审。故目之于明也殆,耳之于聪也殆,心之于殉也殆,凡能其于府也殆,殆之成也不给改。祸之长也兹萃,其反也缘功,其果也待久。而人以为己宝,不亦悲乎!故有亡国戮民无已,不知问是也。故足之于地也践,虽践,恃其所不蹍而后善博也;人之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谓也。知大一,知大阴,知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知大信,知大定,至矣!大一通之,大阴解之,大目视之,大均缘之,大方体之,大信稽之,大定持之。尽有天,循有照,冥有枢,始有彼。则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不知而后知之。其问之也,不可以有崖,而不可以无崖。颉滑有实,古今不代,而不可以亏,则可不谓有大扬搉乎!阖不亦问是已,奚惑然为!以不惑解惑,复于不惑,是尚大不惑。

庄子·杂篇·庚桑楚

庄子·杂篇·庚桑楚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 然知者去之,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 年,畏垒大壤。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之。 今吾日计之而不足,岁计之而有余。庶几其圣人乎!子胡不相与尸而 祝之,社而稷之乎?”

  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弟子异之。庚桑 子曰:“弟子何异于予?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宝成。夫春 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吾闻至人,尸居环堵之室,而百 姓猖狂,不知所如往。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 间,我其杓之人邪?吾是以不释于老聃之言。”弟子曰:“不然。夫 寻常之沟,巨鱼无所还其体,而鲵鳅为之制;步仞之丘陵,巨兽无所 隐其躯,而孽狐为之祥。且夫尊贤授能,先善与利,自古尧、舜以然 ,而况畏垒之民乎!夫子亦听矣!”庚桑子曰:“小子来!夫函车之 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网罟之患;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蚁能苦 之。故鸟兽不厌高,鱼鳖不厌深。夫全其形生之人,藏其身也,不厌 深眇而已矣!且夫二子者,又何足以称扬哉!是其于辩也,将妄凿垣 墙而殖蓬蒿也,简发而栉,数米而炊,窃窃乎又何足以济世哉!举贤 则民相轧,任知则民相盗。之数物者,不足以厚民。民之于利甚勤, 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吾语女:大乱之本,必 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南荣趎蹴然正坐曰:“若趎之年者已长矣,将恶乎托业以及此言邪 ?”庚桑子曰:“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若此三年,则 可以及此言矣!”南荣趎曰:“目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盲者不 能自见;耳之与形,吾不知其异也,而聋者不能自闻;心之与形,吾 不知其异也,而狂者不能自得。形之与形亦辟矣,而物或间之邪?欲 相求而不能相得。今谓趎曰:‘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趎勉闻道达耳矣!”庚桑子曰:“辞尽矣,奔蜂不能化藿蠋,越鸡 不能伏鹄卵,鲁鸡固能矣!鸡之与鸡,其德非不同也。有能与不能者 ,其才固有巨小也。今吾才小,小足以化子。子胡不南见老子!”南 荣囗赢粮,七日七夜至老子之所。老子曰:“子自楚之所来乎?”南 荣囗曰:“唯。”老子曰:“子何与人偕来之众也?”南荣趎惧然顾 其后。老子曰:“子不知吾所谓乎?”南荣趎俯而惭,仰而叹,曰: “今者吾忘吾答,因失吾问。”老子曰:“何谓也?”南荣趎曰:“ 不知乎人谓我朱愚,知乎反愁我躯;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 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我安逃此而可?此三言者,趎之所患也。 愿因楚而问之。”老子曰:“向吾见若眉睫之间,吾因以得汝矣。今 汝又言而信之。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女亡人哉!惘 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南荣趎请入就舍,召其所 好,去其所恶。十日自愁,复见老子 。老子曰:“汝自洒濯,孰哉郁郁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犹有恶也。夫 外韄者不可繁而捉,将内揵;内韄者不可缪而捉,将外揵;外内韄者, 道德不能持,而况放道而行者乎!”南荣趎曰:“里人有病,里人问 之,病者能言其病,然其病病者犹未病也。若趎之闻大道,譬犹饮药 以加病也。趎愿闻卫生之经而已矣。”老子曰:“卫生之经,能抱一 乎!能勿失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已乎!能舍诸人而 求诸己乎!能翛然乎!能侗然乎!能儿子乎!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 和之至也;终日握而手不掜,共其德也;终日视而目不瞬,偏不在外 也。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 南荣趎曰:“然则是至人之德已乎?”曰:“非也。是乃所谓冰解冻 释者。夫至人者,相与交食乎地而交乐乎天,不以人物利害相撄,不 相与为怪,不相与为谋,不相与为事,翛然而往,侗然而来。是谓卫 生之经已。”曰:“然则是至乎?”曰:“未也。吾固告汝曰:‘能 儿子乎!’儿子动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身若槁木之枝而心若死灰。 若是者,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无有,恶有人灾也!”

  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发乎天光者,人见其人,物见其物。人有修 者,乃今有恒。有恒者,人舍之,天助之。人之所舍,谓之天民;天 之所助,谓之天子。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 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若有不即是者,天钧败之。备物 将以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达彼。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 非人也,不足以滑成,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 不可持者也。不见其诚己而发,每发而不当;业入而不舍,每更为失 。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为不善乎幽间之中者,鬼得而 诛之。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后能独行。券内者,行乎无名;券外者 ,志乎期费。行乎无名者,唯庸有光;志乎期费者,唯贾人也。人见 其跂,犹之魁然。与物穷者,物入焉;与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 能容人!不能容人者无亲,无亲者尽人。兵莫惨于志,镆铘为下;寇 莫大于阴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非阴阳贼之,心则使之也。

  道通其分也,其成也毁也。所恶乎分者,其分也以备。所以恶乎备 者?其有以备。故出而不反,见其鬼。出而得,是谓得死。灭而有实 ,鬼之一也。以有形者象无形者而定矣!出无本,入无窍,有实而无 乎处,有长而无乎本剽,有所出而无窍者有实。有实而无乎处者,宇 也;有长而无本剽者,宙也。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 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 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圣人藏乎是。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 ,弗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将以生为丧也,以死为反也,是以 分已。其次曰始无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无有为首,以生为体 ,以死为尻。孰知有无死生之一守者,吾与之为友。是三者虽异,公 族也。昭景也,著戴也;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

  有生黬也,披然曰“移是”。尝言“移是”,非所言也。虽然,不 可知者也。腊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观室者周于寝庙,又适 其偃焉!为是举“移是”。请尝言“移是”:是以生为本,以知 为师,因以乘是非。果有名实,因以己为质,使人以为己节,因以死 偿节。若然者,以用为知,以不用为愚;以彻为名,以穷为辱。“移 是”,今之人也,是蜩与学鸠同于同也。

  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故曰:至礼有 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彻志之勃,解心 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 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 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 为而无不为也。

  道者,德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性之动谓之 为,为之伪谓之失。知者,接也;知者,谟也。知者之所不知,犹睨 也。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之谓治,名相反而实相顺也。羿工 乎中微而拙乎使人无己誉;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 者,唯全人能之。虽虫能虫,虽虫能天。全人恶天,恶人之天,而况 吾天乎人乎!一雀适羿,羿必得之,威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 逃。是故汤以庖人笼伊尹,秦 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介者拸画,外非誉也。胥靡登高而不惧,遗死生也。夫复谐不馈而忘人 ,忘人,因以为天人矣!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 者为然。出怒不怒,则怒出于不怒矣;出为无为,则为出于无为矣! 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有为也欲当,则缘于不得已。不得已之类 ,圣人之道。

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

庄子·内篇·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汤问棘曰:“上下四方有极乎?”棘曰:“无极之外,复无极也。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连叔曰:“其言谓何哉?”“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再和二首其一 —— 郭印

再和二首其一

【作者】郭印 【朝代】宋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当寻蹊径。
每叹修身错路,譬如饮药加病。
逢人须是问津,有心未免击磬。
况遇先觉先知,早明不垢不净。
七情浼(měi)若冰雪,一性湛然渊静。
虚无体道合真,恬淡乐天知命。
外之寇贼消亡,内焉邦家昌盛。
初守一以处和,乃无事而生定。
教不倦称乎仁,德分人谓之圣。
故玉非琢不成,惟木从绳而正。
要明师指药物,藉元神为本柄。
大道多歧亡羊,至人用心若镜。
何妨常善救物,免使大惑易性。
门庭既已趣入,根株亦须穷竟。
直至出死超生,方知聋者善听。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无香火对之歆然起怀古之思因抒长句一千四百字题于台上——苏颂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无香火对之歆然起怀古之思因抒长句一千四百字题于台上

北宋 · 苏颂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闳辨hóng biàn,亦作閎辨,意思是雄辩)
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沉酣chén hān,醉心其事。驰骛chí wù,纵横自如。胚浑pēi hún,指混沌)
潜心四纪不知倦,閒日讲解时寻温。(潜心qián xīn,心静而专注。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xián rì,闲日。)
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lián fān,意思是宛转貌;随和貌)
六经高深如韫椟,百氏蔽偏迷蹢阍。(韫椟yùn dú,藏在柜子里。百氏:诸子百家。蹢dí,徘徊。阍hūn,门)
伯阳语道最渊邃,中士尚或疑亡存。(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字伯阳(或曰shì谥伯阳)。渊邃yuān suì:精深)
竺乾权实信广大,妙用不出我藩垣。(竺乾zhú gàn,佛法。权实:佛教语,谓佛法之二教,权教为小乘说法,取权宜义,法理明浅;实教为大乘说法,显示真要,法理高深。藩垣fān yuán,藩篱和垣墙,泛指屏障)
伟兹三篇粹精奥,推本一化开幽?。(tuī běn,意思是探究;寻究根源。??)
反覆孝慈去愿誉,胎育仁义除诈谖。(诈谖zhà xuān:意思为欺诈、弄虚作假)
情类相亲自才德,踶跂不立存朴惇。(踶跂zhì qǐ:用尽心力,勉力行之的样子)
寓言本为大方设,吊诡难与常人论。
祖尚玄虚灭理学,乖背宗旨由后昆。(祖尚zǔ shàng:效法崇尚。玄虚:指道家玄妙虚无的道理。古代理学是指性理之学,宋代儒家学者以传道为使命,注重阐释经义,兼谈性命,并转化禅、道思想精华和修养方式所产生的学派。乖背guāi bèi:违背。后昆hòu kūn:后代子孙)
遂矜放旷为任达,由此道真流亡反(自注:平声。)。
自非通识造闳远,安能超悟还淳元。
大钧斡旋本何有,相禅以种纷无垠。
载其形声直喑醷,感彼气类相嬗媛。
死生之辨在旦夜,梦觉之异分形魂。
神奇臭腐互美恶,蜩甲蛇蜕奚代迍。
卵胎无以易生种,风化自尔成虫蜫。
出入于机泯无际,始卒若环焉可扪。
芒乎万致始同体,明以一指弥滋繁。
异则肝胆为楚越,同则萧竹犹枅圈。
真宰难以眹迹见,灵台莫由形器援。
何者非彼何者是,孰为亲爱孰为怨(自注:平。)。
六凿相攘有利害,两溢类妄成斗喧。
至细不必陋蛮触,倪大恶用惊鹏鲲。
天机所动体各适,足行岂异唾者喷。
外物既重内固拙,瓦注则巧金乃殙。
物之傥来莫禦止,心所希跂俄屯■(悯心=月)。(自注:音昏)。
有疾无用亢豚免,其迹已陈刍狗燔。
全生难恃社之栎,移是不定腊者䐊(自注:音昆。)。
逢真令尹魄栩栩,恍丑全人脰肩肩(自注:胡恩反。)。
因知祸福相倚伏,故于得失无螴蜳(自注:上音陈,下音惇。)。
惟能胆阕以生白,是乃孰耰而厌飧。
道非处服无不在,人以德性为之原。
有情有信非可致,一满一虚常不腾(丁本、道光本、钞本作骞)。
九年大妙得之野,参寥疑始传诸孙。
豨韦以之挈天地,堪坯以之袭昆崙。
明此南乡唐尧帝,明此处下素王尊。
众人逐物但役役,一曲自守常暖暖(自注:音喧。)。
修躬明污躬则殆,饰智矜愚智弥惛。
单豹治里外逢害,张毅修襮中成殟。
退不为宾颍阳乐,荡而伤性喣水踆(自注:音存。)。
二子高节去孤竹,三闾独清浮湘沅。
弃世终亦馁薇蕨,行吟徒自悲兰荪。
彼为礼义矫末俗,犹以佩玉趋櫜鞬。
将明是非崇世论,何异狐白资绁袢。
礼义治则忠信薄,是非著则名实翻。
尚贤贵德下滋伪,信赏明罚民尤冤。
宋荣犹然在讥世,其于毁誉方汶汶(自注:音门。)。
列子待风乃轻举,岂若御辩常掀掀。
至人达观齐物我,直往上古惟愚芚(自注:音屯。)。
内通耳目外心智,旁挟日月超乾坤。
安时处顺任天倪(自注:音诣。),抱德炀和遗世喧。
悗乎忘言喙鸣合,窅尔自静鲵桓潘(自注:音藩。)。
养生之主悟文惠,治气其勇过孟贲。
形形不形睨初始,物物不物邻羲轩。
得计弃智任鱼蚁,劳形怵心嗟虎猿。
呼我牛马谁毁誉,梦为鱼鸟还潜翻。
其穷不屑涸辙鲋,其高乃况南方鹓。
方其息死乐枯髑,亦既恬生慕孤豚。
尝闻藏言乃笑杖,既见偃室聊歌盆。
畏龙不羡宋人乘,睹鹊自感雕陵樊。
广莫将植拥肿木,江湖可浮瓠落樽。
不将不迎随物化,一龙一蛇更蛰蜿。
以道泛观未切著,得时而行或曲卷。
皇王上下惟变适,周鲁舟车殊运奔。
顾指不为天下化,排进靡使人心偾(自注:音奔。)。
人于应问见影响,物被生杀通凄煖(自注:音喧。)。
赏罚九变得其序,泽流万世非吾恩。
相■(次/韭)乃合儒与墨,小辨岂数衍与髡。
河伯不逢海若语,岂知至道无穷门。
云将未得鸿蒙问,乌睹生物复其根。
神而化之不蘁立,未之尽者能诲啍(自注:音惇。)。
长波所荡满今古,异代相应犹篪埙。
喟予所禀实樗散,作器自愧非玙璠。
逢辰偶得仕通籍,徼倖当与游西昆。
材力未足胜螽股,取舍徒思择熊蹯。
行年六十粗知化,藏经十二无能翻。
平时有志在寥廓,遇事无意从缗昏。
撄而后宁亘岁月,老之将至忘寒暄。
盱盱未免囿于物,扰扰不异风中幡。
昨从京辇絓丹笔,复得淮壤乘朱轓。
偶逢乐岁少休息,历览士俗因周爰。
提封乃是昔仁里,访古时复登平原。
城中蝶巷接蓬头,郊外鱼台连漆园。
悠然清风隔千载,独有遗像当高墦。
山川世异改城郭,岁时人罕羞蘋蘩。
先生县解出无有,后世景仰空擎拳。
大布緳履生弗饰,岂蕲朽壤衣如璊。
乌鸢蝼蚁死不避,安用丘墟祀有膰。
虚堂虽异生存处,操趣犹令贪薄敦。
我怀方外想音采,坐视券内驱冥烦。
曳涂窃企濮水钓,投犗更思东海蹲。
子葵虽未得其道,意而固愿游其藩。
圣人之书议者扁,妙斲之质良在懮
空遗糟魄宁咀味,纵有履迹焉投跟。
何当一发鸡瓮覆,因而更焚驹项辕。
天光内照宇自泰,人益不累中无闷。
云谁嗣响可晤语,至理竟亦归无言(以上《苏魏公文集》卷四)。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司马承祯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司马承祯〔唐代〕

太上本来真,虚无中有神。若能心解悟,身外更无身。
假名元始号,元始虚无老。心源是元始,更无无上道。
七宝为林苑,五明宫殿宽。人身皆备有,不解向心观。
(七宝:在物质世界呈现为水银、黄金、美玉、水晶、朱砂、球璨qiú càn、珊瑚七种物质。《道枢》记载:“身有七宝,亦知之乎?或曰何也?曰津、水、唾、血、神、气、精也。” 亦有说精是水银,血是黄金,炁是美玉,髓是水晶,脑是灵砂,肾是砗磲chē qú,心是珊瑚。林苑:lín yuàn。五明:佛教将古印度学术分为五类: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通称大五明。还有小五明: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象学。《萨迦世系史续编》)
三世诸天圣,相因一性宗。一身无万法,万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无央世界中。乾坤明表里,日月觉朦胧。
妙观无静苦,自性不能知。妄想随缘去,何时有出期。
生灭何时尽,相因浩劫来。似环蝼蚁转,如毂碾尘埃。
(毂:gū,毂辘,gū·lu同“轱辘”)
谁言河海阔,深浅尚能知。爱欲情无底,何年有出时?
水鸟及风林,咸归一法音。如何颠倒性,自起万般心。
虚无含有象,有象复归无。心若分明了,知权呼有无。
无空空不空,无色色不色。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无有,无无及有无。虚心能不动,妙道自来居。
如人入黑暗,目睹又何曾。若要分明见,须凭浩劫灯。
有相兼无相,迷惑终不知。未能明觉性,安得决狐疑。
众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特谓宣宗旨,教令入妙门。
物向无中有,道从有里无。莫生无有见,迷执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缠如纠墨。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虚无,虚无亦假呼。若生无有见,终被法来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空色便为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总非干。要认真空色,回心向己难。
空色宜双泯,不须举一隅。色空无滞碍,本性自如如。
(泯:mǐn,本义指灭,尽)
妙音喻虚性,虚心非妙音。认他毫发事,难得自由心。
一心观一切,一切法皆同。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为入妙门方便法,是法勿留存。决破疑惑网,有无都不干。
正心长自在,如隼入云盘。心静六根清,六根随性行。
性能无著物,邪障那边生。妙经无碍性,权立妙经名。
故为众生说,令教悟此经。一真度一切,如楫济横流。
真性随身有,勿于身外求。传教虚无理,世间散布行。
诵经能万遍,其义自分明。真性号神王,飞天无定方。
破邪能自外,坚固喻金刚。灵童即正性,无染号真人。
威猛喻师子,名殊一法身。诸天诸圣众,无一亦无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卫。语默及游息,无生一念思。
忘形归恍惚,神鬼不能窥。正法度邪法,众生见处偏。
若生无有见,即被染心田。天尊重说偈,直为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归解脱门。道非干视听,视听转生疑。
应物临机用,虚心即可知。心疑随万境,随境认心田。
道非有为有,方名离种边。

逸老(庄子云: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也)

逸老

(庄子云: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也)

作者:白居易

白日下駸駸,青天高浩浩。
人生在其中,适时即为好。
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
顺之多吉寿,违之或凶夭。
我初五十八,息老虽非早。
一闲十三年,所得亦不少。
况加禄仕后,衣食常温饱。
又从风疾来,女嫁男婚了。
胸中一无事,浩气凝襟抱。
飘若云信风,乐于鱼在藻。
桑榆坐已暮,钟漏行将晓。
皤然七十翁,亦足称寿考。
筋骸本非实,一束芭蕉草
眷属偶相依,一夕同栖鸟。
去何有顾恋,住亦无忧恼。
生死尚复然,其馀安足道。
是故临老心,冥然合玄造。

注释

駸駸(qīnqīn,馬跑得快的樣子)